发新帖

210

积分

好友

主题
发表于 2013-5-7 16:56:12 | 查看: 8203 | 回复: 0
“茶禅一味”,就是指习茶研禅,修身养性,茶味禅味,贯通一气修行法门。

一、 从“吃茶去”说起 众所周知,“吃茶去”是唐代赵州从谂禅师的著名口头禅。《五灯会元?卷第四?赵州从谂禅师》载之甚祥。据称凡有提问,往往答以简单的“吃茶去”三字,此举究竟含何机锋? 《碧岩录?卷第三》载第二十二则公案云:“赵州凡见僧便问:‘曾到此间么?’云‘曾到’,或‘不曾到’,州总云‘吃茶去’,院主云:‘和尚寻常问僧,曾到与不曾到,总道“吃茶去”。意旨如何?’州云:‘院主!’主应诺,州云:‘吃茶去!’” 如上所述,“吃茶去!”表面看来,似乎答非所问。但如果从禅宗的宗教观角度切入,答问之间,显然有着深层的逻辑联系。 禅宗认为,极乐世界存在于每人的一念净心之中,念净心即平常心。这意味佛法并不存在于遥远的“彼岸”,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“彼岸”。是以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?卷第六》有“了取平常心是道:饥来吃饭困来眠”说;《景德传灯录?卷二八》有“行住坐卧,应机接物,尽是道”说;《古尊宿语录?卷四》有“佛法无用功处,只是平常无事,屙屎送尿,着衣吃饭,困来即卧”说;《景德传类录?卷三十》有“佛法事在日用处,在你行住坐卧处,吃茶吃饭处,言语相向处”说。 发问的内容是宗教佛理,回答的内容属日常生活。问的是“体”,答的是“用”。可见禅宗对“体”的追寻业已落实到对“用”的自觉接受上去。换句话说,抽象的佛理,正蕴含在世俗生活中,要想领会抽象的“意旨”或“如来语”,只能通过人对“茶”的体悟去把握。佛理就在人身边事中。假如天天喝茶,不不明白,“茶性”,怎么还谈得上去理解“佛生”呢?私意应作如是观,凡追问“存在”的终极意义时,都答之以“此在”的切身琐事,让你自己从中“体悟”得,便可超越“经由别人指引入门”的级坎。这就是禅宗典籍中所谓“令人摸不着头脑”言说的典型模式,实则是摸得着头脑的,也绝非牛头不对马嘴。禅法称之为“禅家流、欲知佛性义,当观时节缘,谓之教外别传,单传心印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”意思是说,禅家之流要使一个人彻见佛性,必须观察时节因缘,所以禅叫做“教外别传,单传心印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” 当然,“吃茶去”作为棒喝的口头禅,必也透露出了另具深意的内涵,“茶”、“禅”关系。 “禅”又称“禅定”,是通过一种方式(通常是打坐)使心念安定下来的独特实践方法。其后发展而形成禅宗学派以至宗派,标榜“教外别传”宗旨。意即有关本心本性消息的传达,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方式而只能通过生命心灵的直接契会,即“以心传心”去实现。 由禅的修习而产生轻安寂静,适悦身心之情调、境地,便是“禅味”,也称禅的兴味。此种兴味乃顺其自然所致,切不可强求。否则,为禅味而禅味化,便生贪著,《维摩经?卷中》所谓“贪著禅味是菩萨缚”即此义。 茶性“和”,凭茶的修习同样能产生轻安寂静、适悦身心之情调和境地,便是“茶味”,也称茶的兴味。此种兴味也应顺其自然所致。请看廖用贤《尚友录》,书载苏轼贬扬州,与王播饮茶寺中。王播深为苏轼身处逆境而不改其操守所折服,品茶品人,见其心和禅定,邀萌生轼如名茶的感慨“中和似此茗,受水不易节”旷达的自性表现与寺院平等如一的禅境融会贯通,“禅味”“茶味”莫不借助人的内心体认而表露无遗。洵可谓禅道难在妙悟,茶道也在妙悟。茶理显示禅机,禅机涵盖茶理,茶禅缘起殊途,却是彼此知行相照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• 真趣禅砂
返回顶部